今天(3月20日),北京市氣象局“官宣”入春,北京已經于3月13日進入氣象學意義上的春天,比常年(1991-2020年平均)入春時間3月26日早了13天。

 

差0.1℃都不算入春

 

據北京市氣象局介紹,2024年自3月15日起南郊觀象臺滑動平均氣溫序列開始大于或等于10℃,并于3月19日達到連續5天大于或等于10℃標準,其所對應的氣溫序列中第一個大于或等于10℃的日期為3月13日(11.1℃),據此可判斷2024年入春日期為3月13日,比常年入春日期偏早13天。

 

春天是怎么“計算”出來的?“在氣象學意義上,入春的標準計算起來是挺復雜的,”氣象專家尹炤寅介紹,同時涉及到兩個方面,首先要計算每天的平均氣溫,還需要將5天的平均氣溫再做一次平均計算。

 

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行業標準——《氣候季節劃分》規定:當年五日滑動平均氣溫序列連續5天大于等于10℃,則以其所對應的當年氣溫序列中第一個大于等于10℃的日期作為春季起始日,如果初次判斷的起始日期比常年偏早15天以上,需進行起始日的二次判斷。

 

氣象學意義上的入春之所以要進行復雜、嚴格的計算,是為了保證準確性,經過這樣計算后可以得出一個大致穩定的入春時間。尹炤寅用一個例子來表示計算的嚴格,“比如說北京連續5天中有4天的平均氣溫都在10℃以上,但第五天當天的平均氣溫只有9.9℃,那么氣象上認為這種情況下也不算入春,差0.1℃都不算?!?/p>

 

節氣與“迎春花”,為何都不能算作入春標準?

 

今天,我們進入了春季的第四個節氣“春分”,也早已度過了象征進入春天的“立春”節氣。為何節氣沒有成為劃定春天的標準?

 

“春分和立春是天文學上季節劃分的標準,天文學關注地球繞太陽旋轉的情況,和氣象學不完全吻合?!币鼮菀忉?,氣象上的季節劃分主要看氣溫。春分節氣晝夜等長,此后白天越來越長,北半球也可以接收到更多的太陽輻射熱量,但影響氣溫的因素并不主要是太陽輻射,更多的是受到地表反射輻射的影響。節氣這樣一個概念,在我國古代黃河中下游地區有比較好的表征意義,但和其他地區的春季時間并不完全吻合。

 

隨著氣候的逐漸變暖,節氣在我國多地的表征意義就更不是那么準確了,有的地方“立春”之前就已經入春,有些地方在“春分”之后依舊寒意未退。因此,這兩個節氣都無法算作嚴格的入春標準。

 

近期北京不少公園進入賞花季,桃花、玉蘭花等花朵開得漂亮。有網友疑惑,定義春天何必要這么復雜,用“迎春花開遍全城”來當做春天來臨的信號不是更好?

 

“植物的物候確實是有一定的氣溫和季節的表征含義,拿北京來說,在1951年有完整的氣象觀測資料之前,很多時候是需要通過物候的觀測去反推歷史的天氣信息的。像開花、拔節或者說抽芽這樣的物候特征,可以反映一定時期內的氣候變化特征,但它肯定不是那么準確的?!币鼮菀嬖V記者,植物的物候不僅僅會受到氣溫的影響,還有光照、降水、土壤是否干旱等一系列因素都會造成影響,可能一場雨就會讓花朵提前開放。

 

此外,迎春花有很多種,開花時間并不統一,而且開到什么程度才算“全城開滿”,這也很難界定?!皻庀笊厦鏆鉁氐姆直媛士梢跃_到0.1℃,那么很顯然花開的具體時間是沒有辦法這么精確的,不能滿足現代科學要求?!庇纱丝磥?,原以為“復雜”的氣溫劃定法更準確,也更能代表春天。

 

“我們需要用現代科學去確定入春時間,因為有了統一的科學標準之后,才能通過具體的時間去衡量季節的變化和氣候的變化?!币鼮菀f。 

 

北京的春天越“來”越早

 

據統計,北京常年入春時間為3月26日,今年北京入春的時間顯著偏早。根據氣候資料梳理,北京近年來的入春時間整體都呈現偏早趨勢。

 

記者查閱后發現,2022年北京于3月25日正式入春,比常年(1991-2020平均)入春時間3月26日偏早1天;2021年北京在3月22日入春,較常年(1981—2010年平均)入春時間3月30日提前8天;2020年北京入春時間為3月15日,與常年(1981—2010年平均)的入春時間3月30日相比提前了半個月。2023年,北京入春時間為3月27日,比常年(1991-2020平均)晚一天。

 

2021年之后,北京更新了常年入春時間,從“3月30日”提前到了“3月26日”。氣候統計上,每10年會重新計算一次入季均值,現在采用的“常年入春時間”,為過去三十年(1991~2020年)的入春時間均值。從北京春夏秋冬四季的入季時間來看,只有春季的入季時間提前了。

 

記者了解到,和幾十年之前相比,不同季節的持續日數也變了:北京的春夏多了5天和3天,秋冬少了3天和5天。氣象專家分析,這與氣候變暖有關。


新京報記者 王景曦

編輯 劉茜賢 校對 王心